返回首页

男孩子绑辫子

来源:www.nsftxs.com  时间:2023-07-13 22:12   点击:143  编辑:admin   手机版

一、男孩子绑辫子

清朝之前,汉族男子是不留辫子的。剃发留辫原本是满族人的风俗。

1621年,努尔哈赤攻下辽沈后,即大规模的强迫汉人剃发留辫。1644年,清兵入关,在攻占北京,尤其是在攻占南京之后,厉行剃发令,“叫官民尽皆剃头”,违令者“杀无赦”。

当时不仅有“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之令,而且还有“一个不剃全家斩,一家不剃全村斩”之令。

因为中国古代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祖训,所以,剃法留辫实质违背了汉族的历史传统和思想感情。

于是,在清朝初期有许多人宁愿掉了脑袋也不愿理发,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扬州十日”、“嘉定屠城”等民族悲剧。

清朝统一中国之后,剃发留辫凭借政权的力量由满族的风俗变成了满汉民族共同的风气。从此,中国男人在脑后就多了一条长长的发辫。

二、有的小男孩绑小辫子叫什么

我是北方人,但我们这很少有男孩子留小辫子。但是我知道有些北方人给小男孩留小辫子。我问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小男孩留辫子是什么意思时他们是这样说的:有些人家人丁不兴旺,还有的是生下男孩活不长。为了綿延子嗣人丁兴旺从小给男孩留辫子为了留住拉住男孩。

三、有些小男孩有个小辫子

小男孩留小辫子,在我国已有数百年历史,这一习俗至今在许多区域还流行着。男孩留小辫子有5种情形:一是夫妇俩结婚多年,女方一直没有怀孕,等到双方年龄稍大后,中年得子。二是夫妇连续生了几胎女孩,喜得贵子。三是父辈以上几代单传。四是生了多胎,没有保住,后来生了男孩。五是男孩娘舅家门不旺,其舅备礼拜帖于姐令外甥蓄辫,为自己引子旺家。一般是在头顶上留一撮头发形状似桃,在脑后留一撮头发编小辫子。   男孩剃辫子很有讲究。一般来说,若是前四种情形,男孩须长到12岁后,方可落发,若是第五种情形,则男孩娘舅之子满月,便可落发,但一般6岁后才举行落发仪式;若男孩未到年岁小辫子意外断了,可用细小竹节做簪挽发六日,也可补举仪式;若是前四种情形则须男孩父母焚香祭祖,祷告天地,补举仪式;若是第五种情形则须男孩娘舅家人焚香祭祖,祷告天地并备大礼(三仙、三宝、三圣物等等)送予外甥,补举仪式。   落发仪式有二:   仪式一:   1、选黄道吉日、吉时、吉位;请一位满福之人(子孙满堂的长者,如果是家族之内的人必须是男孩的长辈)   2、准备香案,红布铺底,香炉坐中,左置红剪、右放彩带,下设蒲团;   3、吉时到,男孩之母焚香祈福;然后系彩带于剪,双手递交福满之人;   4、满福之人持剪,宣喜语,如:“小小剪刀七寸长、磨得光又亮,天上金鸡叫、地下啼凤凰,今天黄道日、剃的状元郎。”然后由其发根处落剪;   5、男孩长舅手捧装有大糕、红鸡蛋、葱、毛笔、书本的筛筐(其上覆盖红布)恭候一旁,待外甥落发后,将其小辫子用红布条捆扎后,放于筐内,绕甥三圈,令其伸手抓取一物,显将来之运数(分别代表官运、财运、智运、文运、德运,若取得自己的小辫子代表其家运昌盛);   6、众亲朋鼓掌喝彩、献礼(若是第五种情形,其舅须准备五色羊、七彩牛和八宝鱼三仙等之类的大礼送予外甥,现在人一般用红布裹钱送之,多为8888,6666等吉利数字);   7、燃放鞭炮;   8、仪式结束。   男孩剃小辫子,不仅寄托着父母对孩子的无限希望,也是一种古老的成人教育仪式。

四、男孩绑辫子霸气发型

这是古时候的一种习俗,父母和长辈特别疼爱男孩子的时候会给男孩子留一个小辫子,这就证明特别的疼爱,现在给小孩子留辫子,主要是觉得这样的造型很多的很可爱

五、小男孩绑辫子的说说

扎起小辫子,更显儿童的天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热门图文